【楊海文】《孟子·離婁上》“聊包養行情反其仁”章析論


《孟子·離婁上》“反其仁”章析論

作者:楊海文

來源:作者授權儒家網發表,原載《華夏文明研討》2024年第4期

 

 

摘要:《孟子·離婁上》“反其仁”章單章研討包含剖析、綜論兩個層面。從剖析的層面看,直面當下窘境,把控一切困局,構成第一、二節的群己之辨;“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”,構成第三節的力命之辨;唯有經由力命之辨,群己之辨方能達成本身的和諧。從綜論的層面看,以“反求諸己”為工夫,可謂傳孔子、曾子之說;以“全國歸之”為功能,可謂“承上章而言”;基于群己之辨與力命之辨的內在張力,當以“反求諸己”為切包養網dcard要。孟子的“反求諸己”之思,歷史影響深遠,當代價值顯著。

 

關鍵詞: 孟子  單章研討  反求諸己  群己之辨  力命之辨

 

 

作者簡介:楊海文,男,中山年夜學哲學系傳授、博士生導師,中山年夜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討所研討員,尼山世界儒學中間孟子研討院特聘專家,重要從事中國哲學史研討。

 

 

越是有人生歷練,人們越是能夠真實地體認孟子思惟。以《孟子·離婁上》“反其仁”章(以下簡稱《孟子》7·4(1))為例,程頤的《周包養情婦易程氏傳》卷4《周易下經下·蹇》指出:“山之峻阻,上復有水,坎水為險陷之象。高低險阻,故為蹇也。正人觀蹇難之象,而以反身修德。正人之遇艱阻,必反求諸己而益自修。孟子曰:‘行有不得者,皆反求諸己。’故遇艱蹇,必自省于身有掉而致之乎,是反身也。有所未善則改之,無歉于心則加勉,乃自修其德也。正人修德以俟時罷了。”(2)王陽明的《與黃宗賢五(癸酉)》指出:“孟子云:‘愛人不親,反其仁。行有不得者,皆反求諸己。’自非履涉親切,應未識斯言味永而意懇也。”(3)曾國藩的《家書之一·咸豐八年(1858)·諭紀澤(八月初三日)》指出:“《愛人不親章》,今年讀之,不甚親切。近歲閱歷日久,乃知治人不治者,智缺乏也。”(4)正因歷經“愛人不親”的人倫險阻,所以能夠“反其仁”;正因備嘗“治人不治”的為政艱難,所以能夠“反其智”。唯有艱難險阻,方能更好地反求諸己、自修其德。我們能否能像前人那樣,驀然回想,重讀《孟子》7·4,不再是“不甚親切”,反而是“味永意懇”呢?

 

為了敘述的便利,筆者且將《孟子》7·4分作三節:“愛人不親,反其仁;治人不治,反其智;禮人不答,反其敬包養價格”為第一節;“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,其身正而全國歸之”為第二節;“《詩》云:‘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。’”為第三節。本文以“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”為宗旨,試圖對《孟子》7·4展開周全深刻的單章研討。

 

一、在當下窘境中反己修德

 

前人讀《孟子》7·4第一節,往往想起以下兩段話:

 

故曰:禮人而不答,則反其敬;愛人而不親,則反其仁;治人而不治,則反其知。過而不改,又之,是謂之過。襄公之謂也。(《年齡穀梁傳·僖公二十二年》)(5)

 

曾子曰:“同游而不見愛者,吾必不仁也;交而不見敬者,吾必不長也;臨財而不見信者,吾必不信也。三者在身,曷怨人?怨人者窮,怨天者無識。掉之己而反諸人,豈不亦迂哉?”(《荀子·法行篇第三十》)(6)

 

《孟子》7·4第一節與《年齡穀梁傳》《荀子》有何關聯呢?孟學史構成了“古語”“異本”兩種說法。第一種說法,正如翟灝的《四書考異》下編《條考二十九·孟子·離婁上》“愛人不親反其仁節”條指出:“《穀梁傳·僖公二十二年》論宋襄公自取事,曰:‘故曰:禮人而不答,則反包養sd其敬;愛人而不親,則反其仁;治人而不治,則反其知。’馮景《解舂集》曰:‘此必古語。孟子、穀梁氏皆引之,當有一倒。’(7)《荀子·法行篇》引曾子曰:‘同游而不見愛者,吾必不仁也;交而不見敬者,吾必不長也;臨財而不見信者,吾必不信也。掉諸己而反諸人,豈不亦迂哉?’按:《荀子》文較《穀梁》似稍分歧,而其下乃并‘反求諸己’言之,愈見孟子此言必有所授。”(8)第二種說法,正如周廣業的《孟子四考》卷2《孟子異本考·離婁章句上》指出:“禮人而不答,則反其敬;愛人而不親,則反其仁;治人而不治,則反其知。(《穀梁傳》上有‘故曰’,不言出《孟》。)”(9)所謂古語,是說《年齡穀梁傳》《孟子》《荀子》此語包養女人引自遠古之文;所謂異本,是說《年齡穀梁傳》此語引自《孟子》之文。前一種說法撤消了《孟子》7·4第一節的原創性,后一種說法確定了《孟子》7·4第一節的原創性。盡管筆者認為“異本”之說在義理上勝過“古語”之說,但孰是孰非,仍然有待人們進一個步驟討論。

 

從《孟子》單章研討的剖析層面看,直面群己之辨的當下窘境,勇于反己以修德,這是《孟子》7·4第一節的思惟主題。譬如,《孟子正義》卷14《離婁上·四章》錄趙岐注云:“反其仁,己仁猶未至邪。反其智,己智猶未足邪。反其敬,己敬猶未恭邪。”[1]530張九成的《孟子傳》卷14《離婁章句上》指出:“愛人不親,豈非所以為愛者未中其幾乎?治人不治,豈非所以為治者未中其幾乎?禮人不答,豈非所以為禮者未中其幾乎?使吾果仁、果智、果敬,則仁舉于此,親應于彼;知舉于此,治應于彼;敬舉于此,禮應于彼。今而不親、不治、不答,必吾于發處有偏頗、私曲之病,故應于彼者有如是之舛迕也。倘吾發處正中其幾,則其應也有破的之妙矣。”(10)朱熹的《孟子集注》卷7《離婁章句上》指出:“我愛人而人不親我,則反求諸己,恐我之仁未至也。智、敬放此。”11張栻的《孟子說》卷4《離婁上》指出:“愛人而人不親,是吾仁有所未至也;治人而人不治,是吾知有所未明也;禮人而人不答,是吾敬有所未篤也。”又說:“反其仁者,非遷就以求比也,敦吾愛罷了;反其智者,非鑿智以務術也,明其理罷了;反其敬者,非卑巽以茍合也,盡諸己罷了。蓋仁則人自親,愛則同也;智則人斯治,理無蔽也;敬則人斯答,志交孚也。”12郝敬的《孟子說解》卷7《離婁章句上·四》指出:“仁、智、禮三者,正人所以修身也。仁以愛人,智以治人,禮以敬人。這般,則蒙其仁者必親,服其智者必治,感其敬者必答。”13唐武功的《孟子年夜義》卷7《離婁上·第四章》指出:“常反其仁,則其仁愈厚;常反其智,則其智愈深;常反其敬,則其敬愈密。”[2]203

 

細究以上解釋,《孟子》7·4第一節的群己之辨包括正題、反題、合題的邏輯結構。從正題看,仁以愛人,智以治人,禮以敬人;蒙其仁者必親,服其智者必治,感其敬者必答。從反題看,愛人而人不親,是吾仁有所未至;治人而人不治,是吾知有所未明;禮人而人不答,是吾敬有所未篤。從合題看,反其仁,不是遷就以求比,而是敦吾愛、仁愈厚;反其智,不是鑿智以務術,而是明其理、智愈深;反其敬,不是卑巽以茍合,而是盡諸己、敬愈密。正題預設品德幻想,反題刻畫當下窘境,合題提出解決路徑。《孟子》7·4第一節之所以三言“反”字,目標在于告誡人們直面群己之辨的當下窘境,反己以修德,從而皈依品德幻想。姜兆翀的《孟子篇敘》卷4《離婁全篇·愛人章》指出:“此章從‘仁’字來,要為行仁未效者示以反己正身之道焉。”14皈依品德幻想,就是皈依仁、智、敬;一言以蔽之,就是皈依仁。

 

二、從群己之辨到力命之辨

 

從《孟子》單章研討的剖析層面看,把控群己之辨的一切困局,勇于反己以治平,這是《孟子》7·4第二節的思惟主題。譬如,張九成的《孟子傳》卷14《離婁章句上》指出:“夫‘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,其身正而全國歸之’,其說淵微,不成以淺心窺測也。且干羽舞而有包養俱樂部苗格,《簫韶》奏而鳳皇來,恭默思而傅說夢,金縢啟而天反風,則以反求諸己得其正處,故彼來應疾于置郵。此理深矣,安可以淺易觀之哉!夫愛人不親、治人不治、禮人不答,凡人方墮于怨怒中,而孟子乃轉為自反之說,溯流而上,以觀其發處正與不正,其造化運用乃這般之巧。學乎!學乎!不到孟子,安知圣賢轉移變化之功與乾坤六合相為表里乎?”15朱熹的《孟子集注》卷7《離婁章句上》指出:“不得,謂不得其所欲,如不親、不治、不答是也。反求諸己,謂反其仁、反其智、反其敬也。這般,則其自治益詳,而身無不正矣。全國歸之,極言其效也。”16張栻的《孟子說》卷4《離婁上》指出:“行有不得,不責諸人,而反求諸己,豈不至要乎?其身正而全國歸之。六合之間,惟感與應罷了。在己者無不正,則在彼者無不順矣。”17輔廣的《孟子答問·離婁章句上》指出:“自治詳,則身無不正;身無不正,則全國無不歸。雖極言其效,是亦必定之理也。”18郝敬的《孟子說解》卷7《離婁章句上·四》指出:“行有不得,謂家國全國有不親、不治、不答者,皆反求其仁、智、禮也。正人常見己之非,不見人之不是,則身無不修,而人自無不服矣。”19馮夢龍的《四書指月·上孟包養管道四·離婁·孟子曰愛人不親章·行有節》指出:“‘行有不得’,不用推廣,只看一‘有’字。如不親、不治、不答,有一于此,便當反求。能這般,則無時無處而不自反矣,故下個‘皆’字。‘身正’,即在‘反求’上看出。‘全國歸’,即在‘身正’上看出。此不重極言其效,只見一身而可以管攝全國,深明其不用外求耳。”20章世純的《四書留書》卷6《孟子下·“行有不得”二句》指出:“反身者,代人責己也。人之自咎者,人常寬之;雖有不及,人恕包養網站其情矣。”21

 

《孟子》包養網dcard7·4第二節同樣有著豐富的內涵。所謂“行有不得者”,不是說群己之辨的當下窘境,亦即不親、不治、不答;而是說群己之辨的一切困局,包養甜心網譬如不親、不治、不答。所謂“皆反求諸己”,是說“有一于此,便當反求”,凡事皆需反其仁、反其智、反其敬,檢查本身以尋求緣由。所謂“其身正而全國歸之”,既是說“身正”在“反求”上看出,“全國歸”在“身正”上看出;又是說自治詳則身無不正,身無不正則全國無不歸。總而言之,圣賢轉移變化之功在艱難困苦中玉汝于成。

 

同樣是群己之辨,為什么說《孟子》7·4第一節意在直面當下窘境,而第二節意在把控一切困局?這是筆者基于“皆反求諸己”的“皆”字做出的詮釋。深究起來,當下窘境與一切困局的分歧,何嘗不是部門與全體的差異。從孟學史看,饒魯最先認為《孟子》7·4第一、二節含有部門與全體之異。其《饒雙峰講義》卷13《孟子三·愛人不親章》指出:“下面包養網心得三句包含未盡,所以上面又說皆當反諸己,添個‘皆’字。凡有行不得所欲者,必自反諸身,則我之身無不正,全國亦歸之矣。‘皆’字說得闊,不特說下面三者罷了。”22這一觀點獲得許多學者的支撐。譬如,胡炳文的《孟子通七·朱子集注·離婁章句上》指出:“饒氏發出一‘皆’字,即《集注》‘自治益詳’之‘詳’字。”[3]胡廣等人纂修的《孟子集注年夜全》卷7《離婁章句上》指出:“‘詳’字貼‘皆’字,不止上文三自反罷了。”23此中,討論最清楚包養價格ptt的是蔡清的《四書蒙引》卷12《孟子·離婁章句上·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章》:

 

愛人、禮人、治人,此三端似亦說得盡了。愛人,其所親者也。禮人,其所敬者也。治人,其所以統蒞者也。身之所接,只要此三類耳。然此以所接之人言,則盡矣;若以事物言,則未盡也。故下文又曰:“行有不得皆反求諸己。”而朱注曰:“這般,則自治益詳。”而《小注》又曰:“不止上文三自反罷了。”又下條,《年夜注》曰:“不得,謂不得其所欲,如不親、不治、不答是也。”“如”之一字,可見不止是上文三自反。至于下句云:“反求諸己,謂反其仁、反其智、反其敬也。”則承上文“如不親、不治、不答”說往。非是上句下“如”字,下句又就指此三者。凡一事一物處之,有不得所愿處,咸宜自反,豈但處人罷了哉?24

 

饒魯提出的部門與全體之異,凸顯“皆”字的分量,富有思辨顏色,值得詳加剖析。從《孟子》7·4第一節看,孟子所謂“三”,既指三德,亦即仁、智、敬;又指三行,亦即不親、不治、不答。從《孟子》7·4第二節看,孟子以“皆”字說“行有不得者”,只是說行不只要三,不是說德不只要三。正因這般,朱熹以“如”說“不親、不治、不答”,以“詳”說“自治”,這都是恰到好處的。后儒所謂“包含未盡”“‘皆’字說得闊”,是說“不親、不治、不答”之行只是部門而非全體25,不是說“仁、智、敬”之德也是部門而非全體。歸結起來,就“行”而言,第一、二節有著部門與全體之異;就“德”而言,第一、二節并無部門與全體之異。

 

黃宗羲曾經批評饒魯的說法。其《孟子師說》卷4《“愛人不親反其仁”章》指出:“饒雙峰曰:‘下面三句包含未盡,所以上面又說皆當反諸己。“皆”字說得闊,不特說下面三者罷了。’愚以為‘行有不得者’句,蓋合三者而言之。舍仁、智、敬之外,更有何事而謂‘包包養心得含未盡’哉?”26《孟子》7·4第一、二節的部門與全體之異只是說“行”,黃宗羲拿“德”做出的批評顯然誤讀了“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”的“行”“皆”二字。從《孟子》7·4單章研討的剖析層面看,饒魯義勝黃宗羲,自不待言。

 

《孟子》7·4第三節只是引《詩》,孟學史有著兩類解讀。先看第一類解讀。《孟子正義》卷14《離婁上·四章》錄趙岐注云:“此詩已見上篇,其義同。”[1]530朱熹的《孟子集注》卷7《離婁章句上》指出:“解見前篇。”27再看第二類解讀。張九成的《孟子傳》卷14《離婁章句上》指出:“且引‘自求多福’之詩為說。嗚呼!觀《詩》者能這般為用,乃可以用《六經》矣,豈傳包養金額注箋解所能跂及哉!語至于此,不知手之舞之、足之蹈之也。全國樂事,其有過于此乎?正人其勉之。”28輔廣的《孟子答問·離婁章句上》指出:“為治標乎自反,多福本乎自求。治國者能玩此包養違法,則知所本矣。”29饒魯的《饒雙峰講義》卷13《孟子三·愛人不親章》指出:“‘永言配命’是經常考慮要公道,‘永’是無間斷之意。”30蔡清的《四書蒙引》卷12《孟子·離婁章句上·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章》“《詩》云:‘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’”條指出:“此‘命’字,以理言。饒氏曰:‘“永言配命”是常考慮要公道,“永”是無間斷之意。’輔氏曰:‘為治標乎自反,多福本乎自求。’亦太紐捏。蓋能自反而全國歸之,此即是‘永言配命’而‘自求多福’也,引《詩》以詠贊之耳。”31郝敬的《孟子說解》卷7《離婁章句上·四》指出:“人能長言合天理,則百福由己求,此修身天然之效也。”32馮夢龍的《四書指月·上孟四·離婁·孟子曰愛人不親章》指出:“引《詩》以‘自’字映‘己’字,然點出‘配命’來,正見天命人心之總會,皆屬己身擔負。此反求之功,不包養軟體容緩耳。”33

 

“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”,語出《詩經·年夜雅·文王之什·文王》34,被《孟子》3·4、7·4兩次稱引。舉凡同樣的語句在《孟子》中兩次或許屢次出現,趙岐、朱熹作注的體例是前詳后略、前實后虛。換句話說,趙岐、朱熹注《孟子》3·4,既詳且實;趙岐、朱熹注《孟子》7·4,既略且虛。所以,第一類解讀只說“此詩已見上篇,其義同”“解見前篇”,類似承前省,乃是正義體使然。可是,統一詩篇,置于分歧語境,含義自有差異。所以,第二類解讀身臨其境,各有闡釋,間有商議,詩義再度煥發,乃是說解體使然。說解體所謂“多福本乎自求”“正見天命人心之總會”“觀《詩》者能這般為用,乃可以用《六經》”,給予我們兩方面的啟發:一方面,直面當下窘境,把控一切困局,構成前二節的群己之辨;“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”,構成第三節的力命之辨。另一方面,群己之辨促進德福分歧,力命之辨庇護德福分歧;唯有畏天知命、知天立命、樂天安命,亦即經由力命之辨,群己之辨方能達成本身的和諧。換句話說,第二類解讀不僅可以彌補正義體的缺乏,並且更能完美《孟子》7·4全章的義理,實質是敞開并呈現了孟子引《詩》的深意。

 

三、以“反求諸己”為切要

 

從《孟子》7·4單章研討的綜論層面看,有學者認為此章傳孔子、曾子之說。其代表性的觀點,正如張九成的《孟子傳》卷14《離婁章句上》指出:“嗚呼!孟子之于圣學可謂有功矣。于孔子自省、自訟、自厚之說,曾子三省、忠恕之說,又發其年夜用于事為之間,使圣道曉然如在今朝,則此章是也。”35又說:“夫夫子止言‘見不賢而內自省’‘見其過而內自訟’‘躬自厚而薄責于人’,曾子止言‘吾日三省吾身’‘夫子之道忠恕’,未論愛人不親、治人不治、禮人不答之幾。今孟子乃于圣賢微處推而年夜之,發為自反之論,然后自省、自訟、自厚、三省、忠恕之說愈覺光年夜。余所以喟然嘆曰:孟子之于圣學可謂有功矣。”36別的,康有為的《孟子微》卷3《禮智第五》指出:“此明愛人、治人、禮人,一切當反身求己,孔子所謂‘躬自厚而薄責于人’也。”37唐武功的《孟子年夜義》卷7《離婁上·第四章》指出:“此孟子傳曾子之學也。反躬自省之道,以曾子為最密。”[2]203

 

孔子畢竟若何說的?《論語》4·17指出:“子曰:‘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也。’”《論語》5·27指出:“子曰:‘已矣乎!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。’”《論語》15·15指出:“子曰:‘躬自厚而薄責于人,則包養網評價遠怨矣。’”曾子畢竟若何說的?《論語》1·4指出:“曾子曰:‘吾日三省吾身: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伴侶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乎?’”《論語》4·15指出:“子曰:‘參乎!吾道一以貫之。’曾子曰:‘唯。’子出。門人問曰:‘何謂也?’曾子曰:‘夫子之道,忠恕罷了矣。’”從《論語》全書看,孔子倡導自省、自訟、自厚,曾子倡導三省、忠恕;從《孟子》7·4看,孟子四次說到“反”字,意即檢查本身尋求緣由。所謂孟子傳孔子、曾子之說包養感情,不只是“照著講”,並且是“接著講”,亦即以“反求諸己”為工夫,有功于孔門內圣之學。

 

從《孟子》7·4單章研討的綜論層面看,還有學者認為此章承《孟子》7·3而言。其代表性的觀點,正如朱熹的《孟子集注》卷7《離婁章句上》指出:“亦承上章而言。”38后來,輔廣的《孟子答問·離婁章句上》指出:“此亦承上章‘得全國以仁’而言之也。”39

 

《孟子集注年夜全》卷7《離婁章句上》錄陳櫟注云:“承上章‘得全國以仁’而言,因言仁而及智與禮,仁包智、禮也。”40蔡清的《四書蒙引》卷12《孟子·離婁章句上·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章》“《詩》云:‘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’”條指出:“朱子曰:‘亦承上章而言。’是主為人上者。故曰:‘其身正而全國歸之。’”41唐武功的《孟子年夜義》卷7《離婁上·第四章》指出:“此承上章而言。能自求福,則能保四海而永配天命也。仁者,福之基也。求福者,求仁也。”[2]204

 

所謂《孟子》7·4“承上章而言”,是說它繼承了《孟子》7·3“得全國也以仁”的霸道政治學,并且有所發揮。“承”是說對于上章有繼承,“而言”是說此章同樣有發揮。饒魯的《饒雙峰講義》卷13《孟子三·愛人不親章》指出:“此章補前章意。前章說年夜綱,此章說得密。”42“補”字是對“承”與“而言”的整合。假如說《孟子》7·3揭明了霸道政治學的年夜綱,那么,《孟子》7·4則闡明了霸道政治學的本領,亦即以“全國歸之”為功能,本領就是“反其仁”而“身正”。

 

以“反求諸己”為工夫,以“全國歸之”為功能,何者更為切要?一方面,從群己之辨看,沒有“反求諸己”的工夫,哪有“全國歸之”的功能?唯有“反求諸己”,方能“全國歸之”。另一方面,從力命之辨看,謀事在人,成事在天;“反求諸己”並且“全國歸之”,盡其力、有其命就能心想事成,盡其力、無其命就會事與愿違。正因功能可遇而不成求,工夫取決于本身盡力,我們認為《孟子》7·4以“反求諸己”包養網ppt為切要。張栻的《孟子說》卷4《離婁上》指出:“為國者,以反求諸己為至要。”43唐武功的《孟子年夜義》卷7《離婁上·第四章》指出:“反求諸己者,自己作則之要,有諸己而后求諸人也,修身之徹始而徹終者也。”[2]203其《孟子年夜義》卷8《離婁下·離婁篇年夜義》指出:“反求諸己,自己作則罷了矣,故沛然德教行乎四海矣。”[2]290反求諸己,檢查本身以尋求緣由,嚴以律己而寬以待人,既是修身之要,又是治世之要。以“反求諸己”為切要,究其實,就是以內圣統攝外王、以品德引領政治。

 

孟子的“反求諸己”思惟,不僅夯實并彰顯了傳統儒家問心無愧的修身之道,並且培養并鑄就了中華平易近族成人之美的處世之道,歷史影響深遠,當代價值顯著。有學者精辟地指出:

 

“反求諸己”是儒家一個非常主要的修養原則。孟子對此有良多論述,如“禍福無不本身求之者”(3·4),“不怨勝己者,反求諸己罷了矣”(3·7),“正人必自反也”(8·28),“反身而誠”(13·4),等等。本章則提出:一切行為沒有達到其結果,都要反求諸己。44

 

孟子通過“反求諸己”的修身之道,尋求其“浩然之氣”的幻想人格。孟子的“反求諸己”凸顯人的主體性,凡事前思己過,張揚了正人的品德情懷長期包養。孟子“反求諸己”的思惟融進中華平易近族的精力品德中,塑造了中華平易近族“靜時常思己過,閑事莫論人非”的美妙品質,有其現實意義和價值。[4]

 

綜上所述,《孟子》7·4單章研討包含剖析、綜論兩個層面。從剖析的層面看,直面當下窘境,把控一切困局,構成第一、二節的群己之辨;“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”,構成第三節的力命之辨;唯有經由畏天知命、知天立命、樂天安命的力命之辨,個人與家庭、國家、全國的群己之包養網推薦辨方能達成本身的和諧。從綜論的層面看,所謂傳孔子、曾子之說,側重包養網ppt“反求諸己”的工夫;所謂“承上章而言”,側重“全國歸之”的功能;基于群己之辨與力命之辨的內在張力,全章當以“反求諸己”為切要。包養金額《孟子》3·7、7·4各自包養甜心一言“反求諸己”,前章重要說射箭,后章周全說人事。姜兆翀的《孟子篇敘》卷4《離婁全篇·恒言章》認為《孟子》7·4、7·5:“此二章為全篇年夜綱領。”45當今社會,我們在“行有不得”的無奈當中不懈地“反求諸己”,何嘗不克不及像前人那樣,倍感《孟子》7·4及其相關篇章的親切有味、雋永深長!

 

參考文獻
 
[1]焦循.孟子正義:上冊[M].沈文倬,點校.北京:中華書局,1987.
 
[2]徐煒君.唐武功四書年夜義:孟子年夜義[M].上海:上海國民出書社,2018.
 
[3]胡炳文.孟子通[M].宋健,點校.上海:華東師范年夜學出書社,2020:218.
 
[4]劉瑾輝.孟子聰明[M].上海:復旦年夜學出書社,2018:172.
 
注釋
 
(1)此種序號注釋,以楊伯峻譯注《孟子譯注》(中華書局2010年第3版)、《論語譯注》(中華書局1980年第2版)為據,下同。
 
(2)程顥、程頤著,王孝魚包養dcard點校:《二程集》下冊,中華書局1981年版,第896—897頁。按,本文所引文獻包養一個月價錢多在個別標點符號上略有校改,特此說明,下不贅述。
 
(3)王守仁撰,吳光包養甜心網、錢明、董平、姚延福編校:《王陽明選集》上冊,上海古籍出書社1992年版,第152頁。
 
(4)曾國藩:《曾國藩選集》(修訂版)第20冊《家書之一》,岳麓書社2011年版,第364頁。
 
(5)阮元校刻:《十三經注疏(附校勘記)》下冊,中華書局1980年版,第2400頁。
 
(6)王先謙撰,沈嘯寰、王星賢點校:《荀子集解》下冊,中華書局1988年版,第536頁。
 
(7)經復核,現存《解舂集》無此引語。馮景:《解舂集》,《續修四庫全書》第1418冊,上海古籍出書社2002年版。
 
(8)翟灝:《四書考異》,《續修四庫全書》第167冊,上海古籍出書社2002年版,第350頁。按,引文已做并行處理。
 
(9)周廣業:《孟子四考》,《續修四庫全書》第158冊,上海古籍出書社2002年版,第88頁。
 
(10)(15)(28)(35)(36)張九成著,楊新勛收拾:《張九成集》第3冊《孟子傳》,浙江古籍出書社2013年版,第881頁,第881—882頁,第882頁,第880頁,第881頁。
 
(11)(16)(27)(38)朱熹:《四包養心得書章句集注》,中華書局1983年版,第283頁。
 
(12)(17)(43)張栻著,楊世文、王蓉貴校點:《張栻選集》上冊,長春出書社1999年版,第349頁。
 
(13)(19)(32)郝敬撰,劉建平易近點校:《孟子說解》,崇文書局2022年版,第222頁。
 
(14)(45)姜兆翀:《孟子篇敘》,《續修四庫全書全書》,第158冊,上海古籍出書社2002年版,第204頁。
 
(18)(29)(39)輔廣撰,田智忠輯校:《輔廣集輯釋》下冊,福建教導出書社2017年版,第1171頁。
 
(20)(33)馮夢龍原著,李際寧、李曉明校點:《馮夢龍選集》第21卷《四書指月》,江蘇古籍出書社1993年版,第386頁。
 
(21)章世純:《四書留書》,《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》第207冊,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,第773頁。
 
(22)(30)女大生包養俱樂部(42)王朝璩輯:《饒雙峰講義》,《四庫未收書輯刊》第2輯第15冊,北京出書社2000年版,第454頁。
 
(23)(40)胡廣、楊榮、金幼孜等纂修,周群、王玉琴校注:《四書年夜全校注》下冊,武漢年夜學出書社2015年版,第900頁。
 
(24)(31)(41)蔡清:《四書蒙引》,《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》第206冊,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,第554頁,第555頁,第555頁。按,《年夜注》《小注》分別指《孟子集注》《孟子集注年夜全》。
 包養平台
(25包養網VIP)“不親、不治、不答”之外,還有什么行為可以列進“包含未盡”之中呢?孟學史似無說明。《孟子》7·12指出:“信于友有道:事親弗悅,弗信于友矣。”據此,我們可以給《孟子》7·4設言:“信人不信,反其信。”換句話說,“不信”可與“不親、不治、不答”并列,算作“包含未盡”的一種行為。
 
(26)吳光主編:《黃宗羲選集》第1冊,浙江古籍出書社2012年版,第91頁。
 
(34)阮元校刻:《十三經注疏(附校勘記)》上冊,中華書局1980年版,第505頁。
 
(37)康有為著,樓宇烈收拾:《孟子微禮運注中庸注》,中華書局1987年版,第58頁。
 
(44)梁濤:《孟子解讀》,中國國民年夜學出書社2010年版,第182頁。

 
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